Jade–玉石ABC

分類:阿妮珠寶小常識


買賣玉石常聽到A貨B貨C貨.
這裡的ABC不是名牌仿冒品.也不代表玉的顏色或是好壞跟價格.
而是指處理方式的不同.
這套標準是在香港發展出來的
並且被全世界認同共用.

一般而言
傳統的玉石加工步驟如下
1. Analysis—分析這塊原石最佳理方式.比如當成擺飾品.或是珠寶
2. Cutting(Grinding)—照之前分析結果切開
3. Slicing—切成所需要大小薄片
4. Designing—設計所需要的圖樣
5. Carving—雕刻
6. Polishing—拋光
7. Wet Buffing—水磨:利用弄濕的皮革.毛料低速拋光.增加光澤
8. Soaking in plum juice(weak acid)—把成品浸泡在弱酸液體.各家有不同秘密配
方 .有人用醋.有人用發酵洗米水.這步驟可以除去一些表面的氧化色斑
9. Soaking in Grey water—浸泡在鹼水裡面.除去之前浸砲殘留的酸液.並去
除一些之前沒有除去的表面色斑
10. Waxing—上蠟.封住表面微小孔隙.並增加光澤

以上標準程序下的玉石飾品稱之為A貨.
由於弱酸只是除去表面色斑.並不會改變玉石結構.上蠟也是暫時的效果.
所以A貨可稱之為天然玉石.

除了以上標準程序.又加上強酸浸泡(漂白)還有樹脂填充(灌膠)的玉石.
稱之為B貨.
強酸的功能.可以深層去除不討喜的褐色.黃色.還有深黑色內涵物.
玉石會剩下綠色跟白色.整體變的更透明
但是強酸浸泡也同時改變了玉石的化學結構.
玉石變的比較多孔.容易破碎.尤其表面很容易有碎屑
所以需要塗上polymer resin聚合樹脂.防止表面脫落.
這些表面塗物在佩帶幾年以後.也會脫落…
B貨玉石因為已經嚴重破壞了寶石結構.所以必須要清楚明示在證書上面
有些人會把手鐲拿起來互敲聽聲音是否清脆.
這也是辨識玉石結構有沒有被破壞的方法.
不過至於聲音的不同.應該只有行家才聽的出來了!

C貨是在標準處理過程之後.用低溫約80度C跟壓力把玉石孔隙張開.
灌入顏料染色的成品.
通常染色成綠色.紫羅藍色.黃色.橙紅色..有時候是青蘋果色
這種染色並不持久.顏色通常在一兩年後會慢慢脫落..
所以必須在買賣的時候告訴買家

B+C強力漂白加上染色
這種玉石現在很多見.有人稱之D貨

目前來說
只有A貨能稱為天然玉石
B.C或是B+C只要涉及強酸漂白.灌膠.染色都不能算是天然玉石.